top of page

伏線

March 4 - 26 / 2022

伏線,中文比較常用伏筆,伏線作為日文漢字,意思也一樣,大概就是我認為美術史、當代藝術像是一個長篇小說,我選的藝術家在東方媒材的發展、當代藝術中,像是小說發展中的一個伏筆,未來是藝壇中,發展的起點,選線字也是認為會是綿延不斷的,不會只是一個點狀發散的片段。
                                                                                                                                                                                                                                                                            
                                                                                                                                                                                                                                                                              —— 策展人 葉仁焜

森博幸

我主要以職業摔跤為主題創作日本畫。有時我也畫植物和動物。重要的是我主要是從職業摔跤和落語中學到的。

森博幸_2021_VS.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森博幸_2021_VS 2.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森博幸_2021_VS 1.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森博幸_2020_VS.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能條雅由_2021_海市蜃樓 #70_(1_3) copy.jpg

能條雅由

Masayoshi Nojo 1989 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2015 年在京都藝術與設計大學獲得日本畫碩士學位。他以其獨特而復雜的技巧,將當代視覺語言與日本美學相結合,探索記憶和時間流逝的主題。

植根於日本藝術史,Nojo 對銀的運用——空靈而閃爍——尤其讓人想起緒方光麟在 17 世紀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作品。 Kōrin 的大理石銀色河流,經常畫在屏風屏風上,由於金屬通過氧化改變顏色,象徵著時間的流動。此後,這種對時間的描繪已被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等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採用為主題,並已成為當今被稱為 Rinpa(字面意思是“Kōrin 學校”)的日本藝術形式的基石。在他最近的系列作品《幻影》中,Nojo 使用這種時間感在觀眾中喚起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喚起一種非常接近但又遙不可及的記憶

能條雅由_2021_海市蜃樓 #70_(1_3).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能條雅由_2021_海市蜃樓 #71_(1_3).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能條雅由_2021_無題_(21-2)_105 x 80 cm_(1_3).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能條雅由_2021_無題_(21-1)_105 x 80 cm_(1_3).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張靜雯_2019_窗景.jpg

張靜雯

作品曾獲第 37 回上野之森美術館大賞展入選(2019),藏與現代美術展國際公募展(2019),神奈川縣美術展準大賞(2018)等日本現代藝術獎項肯定。 2014 年作品也榮獲藝術銀行典藏。作品以和紙,墨 ,水干,巖繪具等媒材,描繪無幾質的風景,表達現代人的孤獨 ,疏離, 記憶等日常生活寫照。作品經常以公寓窗戶為主題,窗戶代表著招喚人們的出口與入口,訴說著一個一個的故事。記憶、孤獨、不安等情感也凝縮在每一個窗戶之中。

張靜雯_2019_窗景.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張靜雯_2018_城.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張靜雯_2021_房門之內.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張靜雯_2021_夜.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葉仁焜

葉仁焜的作品融合了傳統水墨和東洋膠彩畫的技法特質來描繪城市的空景,探索個人與城市的關係,挖掘自身與生活空間的情感記憶,闡述大都會給他的疏離和寂寥感。2008年起,葉仁焜開始描繪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建築物,刻意用廢墟和水泥的質感呈現,突顯空無一人的場景,似乎容納了所有城市人的孤獨。站在葉仁焜的視角,觀者看到的大都市是一個「非家」城市和「失落空間」,即無人聞問或無規劃的棄置空間及一種無人的城市風景,孤寂疏離感強烈,卻喚起陌生又熟悉的感覺。葉氏藉由畫中事物的構圖及空間錯置的超現實狀態塑造詩意,散發出夢境般的迷離氣氛。

葉仁焜_2022_Apricity(參考圖片).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葉仁焜_2021_驟雨 IV.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葉仁焜_2021_夏夢 V.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葉仁焜_2021_驟雨 V.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

葉仁焜_2020_燦然 II.jpg

黃海欣

另一個重要時刻 #1,2010

油彩/畫布,46 x 61 cm

SOLD